积善之方,积累美德、善行的方法。本篇首先用孔子、舜的故事引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一道理,接着用十件事实进一步对这一道理予以印证。为了避免行善时出现偏差,袁了凡接着辨析了行善的真与假、端与曲、阴与阳、是与非、偏与正、半与满、大与小、难与易等问题。为了指导人们行善,袁了凡又列举了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十类具体的行善内容。全篇在开篇立论的基础上,然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极强的说服力。
《周易》说:“不断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获取很多的福祉。”从前颜家将要把女儿嫁给叔梁纥的时候,就一条一条地列举了叔梁纥家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德行,预知他们的子孙中一定能够出现非凡的人物。孔子称赞舜是一位大孝之人,说:“他在宗庙里享受着人们的祭祀,子孙也会世世代代地保护、祭祀他。”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啊。我下面就试着用...
有一位官至少师的人叫杨荣,他是建宁人,其先祖世世代代以摆渡为生。有一次因为长期下雨,河水猛涨,洪水冲毁了民房,淹死的人顺着水流被冲了下去,其他船上的人都忙着捞取货物,唯有杨荣的曾祖与祖父,只管救人,而对货物一无所取,同乡人都嘲笑他们傻。到了杨荣的父亲出生后,杨家渐渐富裕起来。有位神人化身为道士,对他说:“你祖父...
鄞县人杨自惩,最初在县衙里当县吏,他心地善良,遵纪守法公平无私。当时的县令十分严厉,有一次偶然鞭打一名囚犯,囚犯已经被打得满身是血,而县令的怒气依然难以消除,杨自惩就跪在县令面前为囚犯求情。县令说:“这个囚犯如此触犯法律、违背天理,不能不让人生气。”杨自惩叩头说:“(曾子说:)‘执政者没有按照正确的原则治理国家...
从前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带头起兵造反,读书人与普通百姓参加叛乱的很多。朝廷起用鄞县人张楷都宪率兵去南方福建平叛,张楷使用计谋擒杀了叛贼邓茂七。后来又委派布政司的谢都事去搜捕、斩杀东边的贼党。谢都事在叛贼那里搜查到了参与叛乱人的名册,凡是没有参与叛乱的人,他都秘密授予一面白布小旗,约定在明军到达的那一天,把这面...
莆田的林家,先辈中有一位老太太乐善好施,经常做粉团施舍给别人,人们只要去要,她就会给,没有丝毫厌倦的样子。有位神仙化身为道士,每天早上向她索要六七个粉团吃。老太太天天都给,整整三年如一日,这位神仙终于知道她的行善是出于诚心。于是就对老太太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你们家后面有一块地方,去世后安...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是本县的一名秀才,在一个严冬的早晨,他很早就起来到学校去,路上遇到一个人,倒卧在雪地里,他用手摸摸此人,已经冻得快死了,于是他就解开自己以丝绸为面套的皮衣,为此人穿上,并把此人搀扶回去救醒。晚上他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救了别人一命,而且是出于行善的至诚之心,我就让韩琦托生为你的儿子。”因此...
台州的应尚书,壮年时一个人在山中读书。到了夜晚,鬼魂们便聚集在一起大声呼啸,常常使人惊恐不安,而应尚书一点也不害怕。有一天晚上,他听到一个鬼魂说:“某某妇人因为丈夫长期在外没有回来,公公婆婆逼她改嫁。明天夜里她将要在这里上吊自杀,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替死鬼。”应尚书听到后便悄悄地卖了一些田地,得到四两银子,随即伪造...
常熟人徐栻,自号凤竹,他父亲一直都很富有。偶然遇到灾荒年,他父亲就会首先免除佃户的田租,为同乡的富人们做出表率,接着又拿出粮食去救济那些贫困的人们。晚上听到鬼魂在门口唱道:“肯定不骗人,肯定不骗人,徐家的秀才,就要考中举人。”连续不断地呼喊着,接连几个夜晚都是如此。这一年,凤竹果真在乡试时考中了举人。他父亲因此...
嘉兴人屠勋先生,去世后谥号为康僖,他最初任刑部主事时,就住在监狱里,仔细地询问各个囚犯的情况,发现其中有一些囚犯是被冤枉的无辜者。屠勋先生没有把这一发现当作自己的功劳,而是悄悄地把这些囚犯的冤情记录下来,然后把他们的冤情汇报给刑部尚书。后来在朝审的时候,刑部尚书就根据屠勋先生的记录,去审讯这些囚犯,参加朝审的官...
嘉兴人包凭先生,字信之,他的父亲曾任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的年龄最小,后来入赘到了平湖袁家,他与我父亲交往非常密切。包凭先生学问渊博,才华很高,然而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成功,于是就开始关注佛教、道教的学说。有一天,他到东边的泖湖游历,偶尔来到一个村庄的寺庙中,看到庙里的观世音像就站在露天里,被雨淋得湿漉漉...
嘉善人支立的父亲,当过刑房吏。有一名囚犯没有犯罪却被判了重刑,支立的父亲很同情他,就想为他找一条生路。这个囚犯就对自己的妻子说:“支立先生有救我的好心,我很惭愧,因为我没有办法报答他。明天你把他邀请到咱们乡下家里,你就以身相许,他也许肯尽心尽力地营救我,那么我就可以活下来了。”妻子哭着答应了丈夫的要求。支立的父...
以上这十件事情,虽说他们所做的具体事情不同,但都可以归于善行。如果再仔细地加以分析讨论,那么就有真善,有假善;有真正的善,有曲邪的善;有无人知道的善,有别人知道的善;有正确的善,有不正确的善;有不恰当的善,有恰当的善;有不圆满的善,有圆满的善;有大善,有小善;有难以做到的善,有容易做到的善。这些都应该做深入的辨...
什么叫真善、假善呢?从前有几位儒生,去拜谒中峰和尚,他们质疑说:“佛教认为善恶都有报应,就像影子紧随着形体一样确切无误。如今某某人非常善良,而子孙却不兴旺;某某人十分凶恶,而家门却异常兴盛。佛教的善恶报应之说是没有根据的。”中峰和尚说:“世俗的情欲没有清洗干净,正确的认识能力还没有开启,于是就会把善行认作恶行,...
什么叫真正的善与偏邪的善呢?如今人们看到那些谨慎小心的好好先生,大致上就会称他们为善人而接受他们;而圣人却宁肯举用那些积极进取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和洁身自好而又较为保守的人。至于那些谨慎小心的好好先生,即使一乡人都喜欢他们,而他们肯定会成为美德的败坏者。这就说明世人的善恶标准,分明与圣人的善恶标准刚好相反。从这一件...
什么叫阴德与阳善呢?凡是被人知道的善行,就叫阳善;凡是不被人知道的善行,就叫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以福报;有阳善的人,将会在社会上享有美好的名声。美好的名声,也是一种福报啊。然而名声如果太盛,这是造物主所讨厌的。社会上那些享有盛名而实际上德才难以与之相配的人,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灾祸;而没有任何过错却...
什么叫正确的善行与错误的善行呢?鲁国的法令规定,鲁国人如果能够从其他诸侯国把沦为男女奴隶的鲁国人救赎回来,都可以得到官府的赏金。子贡救赎了一些鲁国人却没有接受赏金。孔子听到这件事以后就批评子贡说:“子贡的做法是错误的。圣人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可以用来移风易俗的,他们的教育内容可以推行到普通百姓身上,不能仅仅适合于...
什么叫偏颇的善与恰当的善呢?从前文懿公吕原刚刚辞去相位,回到家乡,全国民众敬仰他,就如同敬仰泰山、北斗一样。有一个同乡人酒醉之后辱骂吕原先生,吕原先生没有生气,对自己的仆人说:“他是喝醉酒的人,不要与他计较。”于是就关上门躲开他。过了一年,那个同乡人犯了死罪被关入大牢。吕原先生这才开始后悔,说:“如果当时...
什么叫半满的善与圆满的善呢?《周易》说:“如果不能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善行,就无法成就自己的美名;如果不去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恶行,就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尚书》也说:“商纣王恶贯满盈。”这就好比往容器里面装东西,只要勤奋地不断积累,总会有装满的一天;如果懈怠懒惰而不去积累,那么就永远也装不满。这是对半满之善与圆满之善...
从前,有某人家的女儿进入寺庙,想要施舍却没有钱财,手里只有两枚铜钱,于是她就把这两枚铜钱捐给了寺庙,寺庙住持亲自为她举办了忏悔仪式。到了后来,该女子进入皇宫,大富大贵,她再次携带数千两银子到该寺庙施舍,而寺庙住持仅仅让自己的徒弟为她举行了一场回向仪式而已。于是该女子就问住持:我以前仅仅施舍了两枚铜钱,您就亲自为我主持忏悔仪...
还有,做了善事不要认为自己做了善事,要顺应着所遇到的情况成就自己的善行,这样就能够做到圆满的善。如果心里总认为自己是在做善事,那么即使终身勤勉努力,也只能算是不够圆满的善而已。比如拿钱财去救助别人,对内要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施钱财于别人,对外也没有感觉到别人是在接受自己的钱财,其中也感觉不到所施与别人的钱财,这就叫...
什么叫大善与小善呢?从前卫仲达担任馆职的时候,他的灵魂被押解到了阴间的官府,主审官员命令手下官吏把记录卫仲达善恶的簿册呈献上来。等到簿册拿来时,记录恶行的簿册堆满了庭院,而记录善行的仅仅只有一卷纸,而且这卷纸细得就像一根筷子一样。找来秤称了一下各自的重量,结果满庭院的簿册反而轻一些,而如同筷子粗细的那卷纸反而重...
什么叫很难做到的善和容易做到的善呢?从前的儒家圣贤就说过,克制自我欲望要从最难克制的地方做起。孔子在讨论仁德的时候,也说要从最难处着手。一定要像江西的舒老先生那样,拿出两年所得的教书报酬,代别人缴了官税,保全了一对夫妻不被拆散;也要像邯郸张老先生那样,拿出十年所积累的钱财,代别人缴了赎银,而拯救了别人的妻子儿女...
顺应着机缘去救助大众,救助的方式方法非常繁多,这里简单地谈谈其主要内容,大约有十类:第一,帮助别人行善;第二,对人要心存爱敬;第三,帮助成就别人的好事;第四,要劝导别人行善;第五,救人于危难之中;第六,去做成有利于民众的大事;第七,拿出钱财去行善修福;第八,爱护、持守包括佛法在内的所有正确原则;第九,要敬重尊者...
什么叫帮助别人行善呢?从前舜在雷泽的时候,看到那里的渔民都去抢占水深鱼多的地方打鱼,而年老体弱的渔民就只能在水流湍急和水浅的地方打鱼,舜非常同情他们,于是也到那里去打鱼。他看到那些争抢有利位置的人,便替他们掩饰错误而从不谈起;看到那些能够让出有利位置的人,就赞扬他们、效法他们。一年之后,渔民们都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谦让给别人。凭借...
什么叫对人要心存爱敬呢?君子与小人,如果从他们的表面言行来看,常常容易相互混淆,如果从他们的一点用心处去观察,那么他们的善恶差别就极大了,其差别清楚明白得就如同黑色与白色那样截然相反。所以说:“君子之所以与众人不同,就在于他们的用心不同。”君子所用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人有亲近与疏远、高贵与低贱之分,还有聪...
什么叫帮助成就别人的好事呢?当美玉藏在石头里的时候,这块石头被人们踢来扔去,就像破瓦碎石一样;如果加以雕琢,就会变为贵重的玉器圭璋。因此当我们看到有人做了一件善事,或者此人的志向有可取之处,资质具有发展潜力,那么就需要诱导帮助而使他有所成就。或者对他进行奖励、赞美,或者对他进行保护,或者为他辩解所受的诬陷,为他分担所受的批评,...
什么叫劝导别人行善呢?我们生而为人,哪一个没有天生的善良之心呢?然而人们在人世间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最容易沉溺于名利的泥淖之中而失去良心。大凡与人交往时,应当随机行事、予以提醒,解除他们的迷惑。这就好比面对那些沉睡于漫漫长夜的梦中之人,要让他们觉醒过来;还好比面对长期陷入烦恼之中的人,要清除他们的烦恼而使之进入...
什么叫救人于危难之中呢?遭遇灾难、颠沛流离,这是人们常常会遇到的事情。偶然遇到有人处于困境之中,就好像自身患上病痛一样,要尽快去解救他。或者用语言去为他申诉冤情,或者用各种方法去解救他的困苦。崔先生说:“恩惠不在于大小,只要能够解救别人的危难就行。”这是仁人的言论啊!
什么叫去做有利于民众的大事呢?小至一乡之内,大至一县之中,凡是有利于民众的事情,就最应该去做。或者是挖渠引水,或者是修筑堤坝防备水患;或者是修建桥梁,以方便行人;或者是施舍茶饭,以救助饥渴之人。要顺应着不同情况去劝导民众,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地去做有益的事情,既不用躲避什么嫌疑,也不要害怕劳累与人们的抱怨。 ...
什么叫拿出钱财去行善修福呢?佛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善行,其中以布施最为重要。所谓的布施,只是“舍”这么一个字而已。智慧通达的人对内能够施舍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外能够施舍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自己所有的一切,没有不能施舍的。如果做不到这些,那就先从钱财上开始施舍。世人依靠衣食维持生命,因...
什么叫爱护、持守包括佛法在内的所有正确原则呢?正确的原则,是千万年以来人们的眼睛。如果没有正确的原则,怎么能够参与并协助天地养育万物呢?怎么能够剪裁、成就万物呢?怎么能够脱离尘世的束缚呢?怎么能够治理国家或者走出尘世呢?因此凡是看到庙堂里的圣贤形象、经书与典籍,都应该予以敬重并加以修缮整理。至于弘扬正确的原则,...
什么叫敬重尊者与长者呢?家里的父亲与兄长,国家的君主与官员,以及所有年龄大、品德好、职位高、见识广的人,我们都应该对他们用心侍奉。在家里侍奉父母时,要深深地热爱他们,在他们面前和颜悦色,说话柔和,态度恭顺,还要把这些行为养成习惯而化为本性,这就是和气能够感通上天的根本原因所在。出仕之后事奉君主时,每做一件事情,...
什么叫爱惜万物的生命呢?大凡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人的原因,就在于人还有一颗同情之心而已;求取仁爱的人就是求取这颗同情之心,积累美德的人就是积累这颗同情之心。《周礼》说:“初春季节,不要用雌性的鸟兽做祭品。”孟子也说:“君子应该远离厨房。”这都是用来保全人们同情之心的方法啊。因此前辈就有“四不食”的戒律,就是说听到...
善良的行为无穷无尽,我们无法一一全部予以论述。可以从以上十类善行推广开去,那么各种美德也就能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