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原文】

嘉善支立之父(1),为刑房吏(2)。有囚无辜陷重辟(3),意哀之(4),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5),愧无以报(6)。明日延之下乡(7),汝以身事之(8),彼或肯用意(9),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10),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11)。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12)。今无子,吾有弱女(13),送为箕帚妾(14),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15),官至翰林孔目(16)。立生高(17),高生禄(18),皆贡为学博(19)。禄生大纶(20),登第(21)。

【注释】

(1)支立:人名。字可与。后来以举人身份任翰林院孔目一职。

(2)刑房吏:官名。掌管刑罚、监狱事务。

(3)无辜:无罪。重辟(bì):重罪,重刑。辟,罪过。

(4)哀:同情。

(5)嘉意:美意。即营救自己的好意。

(6)无以:没有办法。

(7)延:请,邀请。

(8)以身事之:以身相许。

(9)彼或肯用意:他也许肯尽心尽意地营救我。或,也许。用意,用心,尽心尽力。

(10)具:具体,详细。夫意:自己丈夫的意思。

(11)卒:最终。

(12)晚世:近世。所稀:所罕见。

(13)弱女:女孩儿,姑娘。弱,年少。

(14)箕帚(jī zhǒu)妾:手持箕帚、打扫卫生的奴婢,借作妻妾的谦称。箕,簸箕。帚,扫帚。妾,女奴。

(15)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但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中魁:考中了进士第一名。魁,为首的,第一名。

(16)翰林:官署名,指翰林院。明代的翰林院是储备人才的地方,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侍读等事务。翰林院地位清贵,是成为朝廷大臣、地方官员的进阶。孔目:官名。负责图书、档案事务。

(17)高:即支高。曾任南丰(今江西南丰)训导。

(18)禄:即支禄。生平不详。

(19)皆贡为学博:都以贡生的身份担任学博。贡,贡生。指通过选拔升入京师国子监(太学)学习的府、州、县学业优秀、资历较深的生员(秀才)。学博,官名。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负责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来泛称学官为学博。

(20)大纶:即支大纶。万历二年(1574)进士。先后任南昌教授、泉州推官、奉新知县等职。

(21)登第:指考中进士。

【翻译】

嘉善人支立的父亲,当过刑房吏。有一名囚犯没有犯罪却被判了重刑,支立的父亲很同情他,就想为他找一条生路。这个囚犯就对自己的妻子说:“支立先生有救我的好心,我很惭愧,因为我没有办法报答他。明天你把他邀请到咱们乡下家里,你就以身相许,他也许肯尽心尽力地营救我,那么我就可以活下来了。”妻子哭着答应了丈夫的要求。支立的父亲到了以后,囚犯的妻子亲自出面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详细地告诉了他,支立的父亲没有同意。最终支立的父亲尽心尽力地为这名囚犯平反。这名囚犯出狱之后,夫妻两人一起登门拜谢说:“您对我们的大恩大德,近世很少见到。如今您没有儿子,我们有一个女儿,愿意送给您做打扫卫生的小妾,这在礼法上也是说得通的。”支立的父亲就以完备的礼仪迎娶了这位蒙冤者的女儿,后来生下了支立,支立二十岁左右时考中了第一名,担任翰林院孔目一职。支立生支高,支高生支禄,他们都以贡生的身份担任了学博。支禄生支大纶,支大纶考中了进士。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