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原文】

凡此十条(1),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2),则善有真,有假;有端(3),有曲(4);有阴(5),有阳(6);有是(7),有非;有偏(8),有正(9);有半(10),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11)。为善而不穷理(12),则自谓行持(13),岂知造孽(14),枉费苦心,无益也。

【注释】

(1)凡:总共。十条:指以上所讲的十件善事。

(2)精而言之:精确、仔细地讨论行善之事。之,代指行善。

(3)端:直,端正。这里指真正的善。

(4)曲:偏斜,偏邪。这里指曲邪的善。

(5)阴:暗中,不显露的。这里指人们不知道的善行。

(6)阳:显露在外。这里指人们知道的善行。

(7)是:正确。这里指正确的善行。

(8)偏:偏颇。这里指片面的、不恰当的善行。

(9)正:正当,恰当。这里指恰当的善行。

(10)半:半满的善行,不够圆满的善行。

(11)深辨:深入辨析,认真甄别。

(12)穷理:彻底地研究做善事的道理。穷,穷尽,彻底。

(13)自谓行持:自认为是在行善。谓,说,认为。行持,修行,做好事。

(14)造孽:犯错,犯罪。

【翻译】

以上这十件事情,虽说他们所做的具体事情不同,但都可以归于善行。如果再仔细地加以分析讨论,那么就有真善,有假善;有真正的善,有曲邪的善;有无人知道的善,有别人知道的善;有正确的善,有不正确的善;有不恰当的善,有恰当的善;有不圆满的善,有圆满的善;有大善,有小善;有难以做到的善,有容易做到的善。这些都应该做深入的辨析。做好事而不彻底明白做好事的道理,那么就会自以为是在做好事,哪里知道自己其实是在做恶事,白费了一片苦心,却没有丝毫益处。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