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症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原文】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1)?世路役役(2),最易没溺(3)。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4),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5);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6)。为惠最溥(7)。韩愈云(8):“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9)。”较之与人为善(10),虽有形迹(11),然对症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12),当反吾智(13)。

【注释】

(1)良心:指天生的善良本性。也即《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2)世路:社会之路,社会生活。役役:四处奔走、劳作不息的样子。一说是奔走钻营的样子。

(3)没(mò)溺:沉溺。指沉溺于名利之中而失去良心。

(4)方便:随机行事。提撕(xī):扯拉,提引。这里引申为提醒。

(5)觉(jué):醒,醒悟。

(6)清凉:清净,没有烦恼。

(7)为惠最溥(pǔ):这种做法的恩惠最为广博。溥,广大,普遍。

(8)韩愈:人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贞元八年(792)进士,先后任节度推官、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谥号“文”,故称“韩文公”。有《韩昌黎集》传世。

(9)百世:形容久远。世,一代人叫一世,三十年也叫一世。

(10)较之与人为善:这种做法与舜帮助别人做好事相比。较,比较。

(11)虽有形迹:虽然行迹外露。舜不用语言教育民众,而是以自身行为潜移默化之,“劝人为善”则是直接用语言教育民众,所以说这是一种“有行迹”的教育方法。

(12)失言失人:对不该规劝的人进行规劝,叫“失言”;对应该规劝的人却没有规劝,叫“失人”。《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的意思是:“可以同他谈谈知心话,却不同他谈,这是错过了一位知音;不可以同他谈知心话,却同他谈了,这就是讲了不应该讲的话。有智慧的人既不错过知音,也不讲不应该讲的话。”

(13)当反吾智: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智慧是否有问题。反,反省。

【翻译】

什么叫劝导别人行善呢?我们生而为人,哪一个没有天生的善良之心呢?然而人们在人世间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最容易沉溺于名利的泥淖之中而失去良心。大凡与人交往时,应当随机行事、予以提醒,解除他们的迷惑。这就好比面对那些沉睡于漫漫长夜的梦中之人,要让他们觉醒过来;还好比面对长期陷入烦恼之中的人,要清除他们的烦恼而使之进入清净舒适的境界。这些做法的恩惠最为广博。韩愈曾经说过:“用嘴巴去劝导别人,作用只在一时;用写书的方式去劝导别人,可以影响百世。”用语言劝人这种做法与舜帮助别人做好事相比,虽说行迹有些外露,然而却能够对症下药,时时会产生奇效,这种语言劝人的方法不可废除啊。如果出现对不该规劝的人进行规劝而对应该规劝的人却没有规劝的情况,那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智力是否有问题。

【评注】

关于如何劝人为善,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值得我们借鉴。子路在未入孔门时,经常打架斗殴,是个典型的地痞形象。《论衡·率性》描写子路早年的模样说:

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至甚也。

子路性格强悍,所以他头戴公鸡状的帽子,腰佩公猪的尾巴,以示有勇。他甚至站在教室门口,摇着公鸡状的帽子,摆着腰间的公猪尾巴,大声鼓噪,羞辱孔子,让孔子师生无法读书,简直就是一个流氓。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与他有一段对话: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谓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说苑·建本》)

子路开始不愿意接受孔子的教育,认为自己的材质就像南山的竹子一样,不用揉制而自然笔直,用它做成竹箭,可以穿透犀牛皮制成的甲衣。孔子教导他说:“如果在竹箭的末端加上箭羽,在竹箭的前端加上锋利的箭镞,这支竹箭岂不是射得更远、更准、更深吗?”就是在孔子的循循善诱之下,子路拜孔子为师。也正是在孔子的劝导下,子路这位“无恒之庸人”也能够附骥尾而致千里,成为万世敬仰的圣贤。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