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原文】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1),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2),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3),或以多方济其颠连(4)。崔子曰(5):“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6)。”盖仁人之言哉!

【注释】

(1)颠沛: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2)痌瘝(tōng guān):病痛,疾病。

(3)以一言伸其屈抑:用语言帮助他申诉冤情。

(4)多方:多种方法,各种方法。颠连:困苦。

(5)崔子:即明代学者崔铣(1478—1541),字子钟。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著有《洹词》《读易余言》《易大象说》等书。

(6)赴人之急可也:能够救助人于急难之中就可以了。

【翻译】

什么叫救人于危难之中呢?遭遇灾难、颠沛流离,这是人们常常会遇到的事情。偶然遇到有人处于困境之中,就好像自身患上病痛一样,要尽快去解救他。或者用语言去为他申诉冤情,或者用各种方法去解救他的困苦。崔先生说:“恩惠不在于大小,只要能够解救别人的危难就行。”这是仁人的言论啊!

【评注】

“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的例子,在古代多得数不胜数,我们仅举一例: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左传·宣公二年》)

在灵辄快要饿死的时候,赵国贤臣赵盾(又称赵宣子)曾经施与他一顿饭,还送了一些饭菜给灵辄的母亲,后来灵辄在晋灵公身边当了卫士。当晋灵公要攻杀赵盾时,时为灵公卫士的灵辄反戈而击,救了赵盾一命。一顿饭的恩惠不大,却是在灵辄处于死亡边缘时获取的,因此灵辄甘愿为一顿饭的恩惠,而冒着生命危险去报答自己的恩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