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杨少师荣(1),建宁人(2),世以济渡为生(3)。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4),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5)。逮少师父生(6),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7),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8),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7),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8),位至三公(9),加曾祖、祖、父如其官(10)。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注释】
(1)杨少师荣:即明初政治家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后改名为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大学士。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人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授少师。少师,官名。《明史·职官志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2)建宁:地名。在今福建建瓯。
(3)济渡:摆渡。
(4)他舟:其他船上的人。
(5)嗤(chī):嘲笑。
(6)逮:及,到了。
(7)道者:道士。在古代,“道者”既可指道士,也可指僧人。
(8)祖、父:祖父与父亲。阴功:阴德。
(7)窆(biǎn):下葬,埋葬。
(8)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登第:考中进士。
(9)三公:朝廷中三位官职最高的官员。各朝代所指不同,明代为太师、太傅、太保。而杨荣为少师,属“三孤”之一,三孤为三公之副。
(10)加曾祖、祖、父如其官:按照杨荣的官阶为其曾祖父、祖父、父亲追赠了官爵。古代礼制,朝廷推恩于重臣,把官爵授予本人父母,早期仅限于父母,明清时代,可追赠至曾祖、祖、父三代。
【翻译】
有一位官至少师的人叫杨荣,他是建宁人,其先祖世世代代以摆渡为生。有一次因为长期下雨,河水猛涨,洪水冲毁了民房,淹死的人顺着水流被冲了下去,其他船上的人都忙着捞取货物,唯有杨荣的曾祖与祖父,只管救人,而对货物一无所取,同乡人都嘲笑他们傻。到了杨荣的父亲出生后,杨家渐渐富裕起来。有位神人化身为道士,对他说:“你祖父与父亲积累了阴德,所以子孙中将来能够出现显贵之人,应该把你祖父与父亲安葬于某某地方。”于是杨家就依照道士所指的地方安葬了祖父与父亲,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白兔坟。后来生下了杨荣,杨荣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位至三公,朝廷按照杨荣的官阶,为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追赠了官爵。杨家的子孙都很兴旺显贵,至今还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