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九月十三日(1),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2),授宝坻知县(3)。余置空格一册(4),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5),家人携付门役(6),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7)。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8)。
【注释】
(1)九月十三日:指癸未年(1583)的九月十三日。
(2)丙戌:即1586年。登第:考中进士。
(3)宝坻(dǐ):县名。在今天津宝坻区。
(4)空格一册:一本空白的簿册。
(5)坐堂:官员在官府的大堂上处理政务,审判案件。
(6)家人:一说指自己的家里人,一说指仆人。携付:拿去交给。门役:又叫门吏,负责守门的衙役。
(7)纤悉:细微详尽。纤,细微。悉,详尽,全部。
(8)效:效法。赵阅道:即赵抃(1008—1084),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北宋名臣。进士及第后,先后任武安军节度推官、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职。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少师,谥“清献”。《宋史·赵抃列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每天晚上,赵抃穿戴整齐,在露天焚香,把一天的所作所为禀告上天,凡是不敢禀告上天的事情,赵抃就不敢去做。
【翻译】
这一年的九月十三日,我又发下考中进士的誓愿,并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诺言。到了丙戌年果然考中进士,被授予宝坻知县一职。我准备了一本空白簿册,为它起名《治心编》。每天早上起床来到大堂办理公务时,就让家人把《治心编》交给门役,放在桌案上,自己所做的善事恶事,无论大小全部详尽地记录下来。到了夜晚,就在庭院里摆设一张桌案,仿效北宋的赵阅道,点上香,然后把自己所做的一切禀告给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