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原文】

问其故(1),曰:“人未能无心(2),终为阴阳所缚(3),安得无数(4)?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5);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6),不曾转动一毫(7),岂非是凡夫?”

【注释】

(1)故:指云谷禅师认定自己是凡夫的缘故。

(2)心:指虚妄之心、世俗之心。

(3)阴阳:泛指天地万物。古人认为包括天、地、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所以这里的阴阳指万事万物。缚:束缚,限制。

(4)安得:怎能。安,怎么。数:定数,注定的命运。

(5)数固拘他不定:原本注定的命运就根本无法使他的吉凶祸福一成不变了。固,确实,真的。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6)被他算定:都被孔先生预测准确。

(7)不曾转动一毫:不曾有丝毫的改变。转动,改变。

【翻译】

我请教云谷禅师认定自己是凡夫的缘故,他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不能消除虚妄的世俗之心,那么他就会自始至终被万事万物所束缚,怎么能够没有注定的命运呢?但是只有那些普通人才有注定的命运;极为善良的人,原本注定的命运就根本无法使他的吉凶祸福一成不变;极为凶恶的人,原本注定的命运也根本无法使他的吉凶祸福一成不变。你二十年以来的命运,都被孔先生预测准确,不曾有丝毫的改变,你难道不是个凡夫俗子吗?”

【评注】

云谷禅师的这段话极为精彩、重要。他不愧为禅宗大师,非常巧妙地把前人的命定论与报应论较为完美地圆融在一起。在他看来,普通人的命运是注定不变的,而那些极善、极恶之人的命运则是变动不居的。这就合理地解释了袁了凡的前二十年命运为何能够被孔先生算定,同时又用报应论使袁了凡的绝望之心“死灰复燃”,从而鼓起他与命运相抗争的勇气。我们暂且不论这种佛教报应观的是非曲直,仅仅这种劝导方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事奉十位君主,在相位二十余年。他有一首诗叫《偶作》,也从世俗的角度阐述了因果报应的问题: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诗人认为,不要在危难之时就伤心凄怆,就怨天尤人,前程好坏通常都事出有因。要知道天下江山都会归于明主,天地更不会去伤害好人。道德何时离开过人间?舟车在哪里找不到道路和渡口?只要自己的心中不存邪念,秉持正义,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之中也依然能够生存下去。后世对冯道的为人虽有争议,但这首诗歌无疑能够增强行善者的生活自信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