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原文】

第二,要发畏心(1)。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2),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3),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4),闲居之地(5),指视昭然(6);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7),而肺肝早露(8),终难自欺;被人觑破(9),不值一文矣(10),乌得不懔懔(11)?

【注释】

(1)畏心:敬畏之心。

(2)虽过在隐微:即使在非常隐秘的地方犯的过错。虽,即使。微,隐蔽,不显露的地方。

(3)鉴临:监视。鉴,察看,审察。临,从高处往低处看。

(4)不惟是也:不仅仅如此啊。惟,只有,仅仅。是,此。

(5)闲居之地:避开别人独居的地方。闲居,独居。

(6)指视昭然:就像观察自己的手指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本句的主语是神灵。《论语·八佾》:“或问禘(一种祭礼)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意思是:“有人请教有关禘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懂得禘祭理论的人对于整个天下的了解,大概就如同对自己手掌的了解一样吧。’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示意道。”后来用“指视”比喻看得清楚。昭然,清清楚楚的样子。

(7)文之甚巧:对自己的错误文饰得非常巧妙。

(8)肺肝:代指自己的真实思想、用心。

(9)觑(qù)破:看破,看穿。觑,看见。

(10)文:一枚铜钱。因为铜钱上面铸有文字,所以南北朝以后,人们称一枚铜钱叫一文。

(11)乌得不懔懔(lǐn):怎能不战战兢兢地敬畏神灵呢?乌得,怎么能够。懔懔,战战兢兢、十分敬畏的样子。

【翻译】

第二,要有敬畏之心。天地之神灵就在我们的头上,鬼神是难以欺骗的,我们的过错即使发生在极为隐蔽之处,而天地鬼神,其实也在监视着我们,严重的就会降下各种各样的灾难,轻微的也会减损我们现有的福祉,我们怎么可以不敬畏呢?不仅如此,即使我们在私室独居,神灵也会像观察自己的手指一样对我们的言行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即使掩盖得很严密,文饰得很巧妙,而我们的真实用心早已暴露在外,最终既难以自欺,也会被人看穿,那时我们就一文不值了,怎么能够不战战兢兢地敬畏神灵呢?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