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原文】

但改过者(1),第一,要发耻心(2)。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3),彼何以百世可师(4)?我何以一身瓦裂(5)?耽染尘情(6),私行不义,谓人不知(7),傲然无愧(8),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9);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10)。”以其得之则圣贤(11),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12)。

【注释】

(1)但:但凡,凡是。

(2)耻心:羞耻之心。

(3)丈夫:男子汉,七尺男儿。

(4)百世可师:百世之后仍然为人们所效法。也即成为千秋万代人的榜样。世,一代人叫一世,三十年也叫一世。师,效法。

(5)瓦裂:破碎的瓦片。比喻德才败坏,一无是处。

(6)耽染尘情:沉溺于世俗的名利之情。耽,沉溺。染,污染。尘,尘世,世俗。

(7)谓:以为,认为。

(8)傲然:高傲自负、轻视别人的样子。“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的例子,详见“评注”。

(9)日沦于禽兽:一天天变得像禽兽一样。

(10)耻之于人大矣:羞耻之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重要。本句见于《孟子·尽心上》。

(11)之:代指羞耻之心。

(12)此:代指羞耻之心。要机:关键。

【翻译】

凡是要改正错误的人,第一,要有羞耻之心。想想古代那些圣贤,与我们同样是七尺男儿,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千秋万代人的学习榜样?我们为什么就像破碎的瓦片那样一无是处?有些人沉溺于世俗的名利之中,私下里做了许多不义之事,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依旧傲然自负而无丝毫羞愧之心,这种人将会一天天地沦为禽兽而自己还没有感觉到;世上值得羞耻的事情,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孟子曰:“羞耻之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有了羞耻之心就可以成为圣贤,没有羞耻之心就会成为禽兽。具有羞耻之心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评注】

世上有不少人背地里龌龊卑鄙,在人面前道貌岸然,还以为自己的丑行无人知晓,依然傲然无愧,睥睨一世。其典型例子见《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齐国有个做丈夫的,娶了一妻一妾。丈夫每次外出,都会吃饱喝足而归。妻子问他与谁一起宴饮,他说全是富贵之人。妻子对此很是怀疑,一天清早起来,妻子便悄悄地尾随在丈夫后面,发现走遍整个都城,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丈夫打声招呼。丈夫最后来到城外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讨要些残羹剩饭;没吃饱,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乞讨。这便是他能吃饱喝足的缘由。妻子回家把这一情况告诉小妾,说:“丈夫是我们终身依靠的人,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无耻!”当妻妾二人在庭院中相对哭泣、大骂丈夫时,丈夫大摇大摆地从外面回来了,不知道自己行踪已经败露的丈夫,依旧得意洋洋地在妻妾面前炫耀自己又参加了某位富贵之人的宴请。孟子接着感叹说:“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在孟子眼中,那些能够升官发财的人,不过都是这个丈夫一类的人而已。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